忘了什么时候了,听一个互联网老兵直播,当时他说到「第一份工作很重要」,我理解,但不是特别理解,就默默记下了。他的理由是第一份工作往往决定了一个职场新人对「工作」二字的认识,相当于间接地影响了新人未来几年的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新人未来几年的工作习惯。

到我写下这篇文章为止,我还没真正意义上地参加一份工作:可能有一些实习性质的经历,但是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工作。我只是参加了几次来自不同企业、不同组织,也面向不同岗位的面试,以及参观过几场毕业季的招聘会,仅此而已。但是这些经历我觉得已经对我有了一个启蒙,我作为候选人回答问题的同时,也是在作为一个观察者,来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待这些面试官们是如何「工作」的。或许不会立刻发现一些端倪和差异,但是时间长了,这些印象综合起来一相对照,结论就自然而然。

简要来说,我主要参加过一个课题组、一个事业单位和一家外企的面试,也作为面试官面试过几次比我小几届的学生们(见过往文章)。

风格还是挺不一样的。

1

课题组和事业单位的面试风格基本类似,都是开篇自我介绍,再根据自我介绍来发问。主要从简历和经历入手,间杂提问一些特定技术内容的问题。

全过程基本停留在一问一答式的沟通上,简单、纯粹、高效。

代表性的语言有:

  • 你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 你简历上提到对 xx 有了解,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 你选一个能代表你能力水平的项目,然后详细说一下你在这个项目中都做了哪些 contribution。

  • 你说一下你对 xx 技术的认识吧。

  • 你 xx 项目中为什么选用这个框架而不选用其他那些框架?

  • 你还有什么其他问题想问我们的吗?

2

外企则有较大的不同。面试官首先也会让自我介绍,之后会根据自我介绍的内容来进行工作内容和团队风格的介绍,并给出他在二者匹配度上的判断。然后就进入技术面环节,看简历内容和自我介绍内容来展开提问,这方面风格和 case 1 基本一致。最后,面试官会给一些职业发展规划上的意见,也会就未来工作内容和之前的面试内容进行讨论。

代表性的语言有:

  • 你可以先进行一个自我介绍,之后我再对我们团队进行一个介绍,以此来增进互相的了解,进行一个碰撞。

  • 你其实也不用把 xx 公司想得多么高大上,也会有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规章制度很多,规则流程卡得特别死。

  • 你如果来到 xx 公司实习,想要收获什么?我可以就此来向你介绍 xx 公司可以在这段经历中给你什么,我们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 从我个人经历来看,包括我工作这些年的观察,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当然这都是从我个人角度给你的建议,不代表 xx 公司。

  • 你这样的学生在方向上还有众多的可能性,大胆探索,大胆尝试,看看 xx 公司能为你提供一些什么有意义的经历。

  • 你解决过的一个最困难的技术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的?

  • 你说一下你对 xx 技术的了解吧。

  • 你还有什么其他问题吗,我会尽力为你解答。

总体来看,会比 case 1 多一些面向岗位能力范围之外的、个人特质上的沟通。


这种风格上的差异(注意不是差距)确实让我很有感慨。

之前的面试中,我都是以一个接近于「考生」的身份认同来参与的面试,对待面试官的态度和心理都接近于对待「老师」的身份。大概就是我会下意识觉得,我去面试这个工作,就是在把自己展示给用人单位,对方在一系列的问答沟通后会给出对于我的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决定了我面试的结果。所以,我时常会有一些「迁就」面试官的回答出现。

不过最近的这次外企面试,我好像是突然之间被推到了台前,来被要求表达我的诉求,讲述我对这份可能的未来工作的期待,甚至可以和面试官来「对等」地在团队习惯和个人特点之间进行一场小小的讨论,全然体现什么叫「双向选择」。以及,占整场面试时间大约 1/3 的完全是根据我在面试中表现出的个人特点而进行的职业规划上的建议,这在之前其实是不太多的。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不论这两种风格带给我个人的主观感受如何,它们背后都诞生了数量众多、能力强大的企业和组织,二者只是风格不同,没有优劣的区别

这段经历让我想起了王兴的一条饭否:

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交了很多学费才知道了这个世界没有神话,只有一些很朴素的道理:便宜的打败贵的,质量好的打败质量差的,认真的打败轻率的,耐心的打败浮躁的,勤奋的打败懒惰的,有信誉的打败没信誉的……